洛杉磯加大研究員暨美國人口普查局顧問王保羅(Paul Ong,音譯)表示,2020年人口普查已進入第二個月,有望成為「史上最不完整的人口普查之一」。
與過去的數據收集情況一樣,貧困或不諳英語的五歲以下幼童、少數族裔和移民家庭,是人口普查中最容易被漏計的人口,這項事實將影響政府未來十年資金分配的優先順序。
王保羅表示,過去一個月,全美家庭的人口普查參與率落後2010年至少11%(https://tinyurl.com/UCLACensusStudy)。2010年人口普查被視為是到目前為止最準確的一次普查,參與率為74%,但仍有約200萬人未被計算在內,絕大部分都是五歲以下的幼童。
參與人口普查有利於個人及其社區。一般而言,任何年齡層的個人只要參與人口普查,都可以為社區爭取到數千元的政府資金,這些資金將作為資助數百項社會服務計劃之用,包括許多針對兒童的福利計劃,如教育、營養、住房和其他。2010年被漏計的兒童,過去十年來都被排除在資金決定範圍之外。
華府人口研究局(Population Research Bureau,簡稱PRB)估計,美國現在年齡在5歲以下的幼童約有1650萬人,當中25%的幼童,約406萬5000人,他們的家庭住在不參與人口普查「非常高風險」的地區,另外929萬名幼童被漏計的風險「十分高」。
截至5月初,那些非常高風險地區住家的人口普查參與率為48.6%,全美平均參與率則是54.6%。參與人口普查的基本單位是住家,而非個人。
被視為有非常高漏計風險的幼童多生活在貧困中,與他們同住的18歲到34歲的成年人的教育程度都不高,當家的不是單親媽媽,就是這些幼童的祖父母,他們的英語能力十分有限,大部分都是移民家庭,或是租住他人房屋的家庭。
PRB研究發現(https://tinyurl.com/PRBstudy),不同族裔有不同的狀況。以非裔為例,其48%五歲以下幼童被認為有非常高漏計風險,西裔為38%,印裔、阿拉斯加原住民、夏威夷原住民和其他太平洋島民為31%,亞裔為28%,認為自己擁有兩種或兩種以上族裔血統的族群為22%,非西語裔白人只有9%。
PRB這項研究同時提供了一些新工具,可用來確認這些可能被漏計的兒童住在何處,以確保他們能被包括在人口普查中。
研究人員發現,在美國3000多個縣當中,有689個縣是2010年93%被漏計兒童的居住地。研究特別標出這些分佈在美國多個主要都會區的人口普查區,每個人口普查區的人口通常是4000人,用以顯示這些就是幼童最容易被忽略漏計的地區。
邁阿密戴德縣(Miami-Dade County)84%五歲以下幼童屬於這個類別,費城為64%,紐約市為57%,華盛頓特區為53%,德州休士頓哈利斯縣(Harris County)和伊利諾州芝加哥庫克縣(Cook County)均為40%,密西根州韋恩縣(Wayne County)為39%。
PBR這項研究可以連結到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都市研究中心(Center for Urban Research)製作的互動式地圖,這個地圖對全美各個人口普查區都做了詳細的介紹,還可連結到一個可供下載的Excel檔案。
介紹內容大部分以美國社區調查局(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提供的資料為主,包括住在該普查區的幼童人數以及他們的生活狀況,這些資料是人口普查局在兩次人口普查之間所收集的數據,和他們其他非十年一次的研究數據,這些數據提供較詳細的居民生活狀況,而非以統計人口為目的。
另外一個資源是紐約市立大學的「難以統計」地圖(https://tinyurl.com/CUNYsHTCmap),該地圖追蹤人口普查參與率和人口普查自3月中旬展開以來收集數據時遭遇的挑戰。
由於美國社區調查局和其他非十年一次的調查結果都是從樣本推算出來,因此,以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數據為主所做的重要決定,例如每州在國會擁有的席次或聯邦每年15億美元資金如何分配,並不會使用這些調查結果。
如果您希望您或您的子女能在未來十年裡享受到政府計畫提供的福利,請確保您和您的社區被人口普查計算在內,否則,下次機會要等到2030年才會出現。
Mark Hedin is a reporter for Ethnic Media...
The new leader of Common Cause, Jonathan Stein.
史坦(Jonathan Mehta Stein)在就任加州政府監察團體「共同志業」(Common Cause)領導人的當天表示,讓所有居民被2020年人口普查統計在內,有助其組織實現讓政治更民主化的目標。
史坦在接受少數族裔媒體服務中心(Ethnic Media Services)訪問時說:「參與人口普查是首要任務,我們希望我們的社區獲得公平的權利。」在灣區土生土長的史坦之前任職隸屬於全國亞美公義促進會(Asian Americans Advancing Justice organization)的舊金山亞洲法律聯會(Asian Law Caucus),他自柏克萊加大取得法律學位後先加入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史坦表示,受到印度裔移民母親參與政治活動的影響,以及近距離看到促成變革的挑戰,是激發他投身現職的原因。
他說:「我們有這種『參與很重要的意識』。」
史坦強調,參與人口普查是當務之急,因為人口普查局收集的數據不只是聯邦政府用來分配每年15億美元資金的依據,也是美國國會席次和各州重劃政治區域的基礎。
透過推動加州2008年「選民優先法」(Voters First Act,又稱第11號提案),「共同志業」率先進行了重劃加州選區的改革運動,這項法案將決定加州40個參議員席次和80個眾議員席次的重任,交付到由14名非政界人士組成的兩黨委員會手上。(wedrawthelines.ca.gov)
兩年後,第20號提案(Proposition...
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之際,除了健康安全,加州多元化社區參與美國人口普查仍然非常重要
美國人口普查主動參與期從3月12日開始,少數族裔團體民權領袖齊聚一堂提醒社區,聯邦為了參與十年一次人口普查的民眾,提供了許多法律和隱私保護的措施。
民權領袖同時鼓勵民眾繼續透過電話、網路或郵寄方式「主動參與」人口普查,並概述他們接下來會向難以統計的社區進行哪些宣導行動,還強調新冠肺炎(COVID-19)緊急疫情是2020年人口普查面臨的另一項挑戰。
全國城市聯盟(National Urban League)2020人口普查資深顧問格林(Jery Green)說:「我們鼓勵我們的社區消毒防疫並主動參與人口普查。」
民權領袖強調,大部分美國人現在都可以在家主動參與人口普查,無須與人口普查員見面。例如,民眾可以上網到https://2020census.gov/回答九個問題(除了負責填寫問卷的人,家中其他成員只需回答七個問題),也可以透過電話或郵寄的方式回答問卷。
由於美國人口普查局收集的數據是分配資源、公共服務資金、劃分國會、州級立法選區的依據,多個組織已經進行大量的宣傳活動,盡可能協助其社區參與人口普查。
領袖會議教育基金會(Leadership Conference Education Fund)宣傳主任林克(Beth Lynk)表示,人口普查是美國面臨最迫切的民權問題之一,現在,美國每一個居民都有機會確保所有社區獲得公平且完整的統計。
由於許多民眾擔心他們提供數據給人口普查局會侵犯其隱私,民權領袖提醒民眾,這些資訊有嚴格的法律保護。
亞美公義促進會(Asian Americans Advancing Justice)主席楊重遠(John Yang)指出,規範美國人口普查數據使用的法律,是美國在保護個人隱私方面最嚴格的法律。
美國亞裔人口有許多無證移民和不同身份的家庭,他們對政府的不信任可能會影響統計結果。根據規定,在4月1日之前,居住在美國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被統計,包括無證移民。
楊重遠說:「美國法典第13篇(Title 13 of the United States Code)的保密條款規定,人口普查數據只能作為統計用途,政府不得將其作為任何其他的用途,更重要的是,人口普查局及其員工不得以任何理由,向任何其他政府單位或官員洩露人口普查數據。」
部分人口普查收集的資訊必須封存72年不得公開,包括個人、企業或組織的名稱、地址和電話號碼。另一層法律則禁止以任何方式使用人口普查數據對個人不利。
楊重遠指出,他們以多種語言提供諮詢熱線給亞太裔社區使用,電話是844-202-API或844-202-0204。
格林表示,隱私也是非裔社區擔心的問題,他們90個附屬單位正在努力向社區居民保證數據的安全性,並強調參與的重要性。
格林強調:「我們正在努力確保包括移民在內的非裔人口的經濟、政治或公民權利不會受到損害,因為這個代價實在太高。請到網站makeblackcount.org了解更多關於我們的工作。」
美國原住民全國大會(External Affairs for the National Congress of...